1.陈老师认为好学生不用教,差学生教了也没用。陈老师的观点违背了现代学生观中的( )观点。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B.学生是独特的人
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
D.学生是完整的人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新课改的学生观。新课改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题干中陈老师认为好学生不用教,差学生教了也没有用,没有认识到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陈老师是用僵化的观点看待学生,故违背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一理念。故本题选A。
2.学校不仅要关心学生知识和智力的增长,也要关心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还要照顾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这主要体现了学校教育的哪一特点?( )
A.职能的专门性
B.组织的严密性
C.作用的全面性
D.内容的系统性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自产生时起就区别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独自的特点。其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1)职能专门性。学校教育职能是专门培养人,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2)组织的严密性。教育的特点在于对人影响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3)作用的全面性。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是全面的。它不仅要关心教育对象的知识和智力的增长,也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还要照顾受教育者的身体健康成长。培养塑造全面完整的社会人,是学校教育的特有职责。(4)内容的系统性。学校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内在连续性和系统性。教育是系统的、完整的。(5)手段的有效性。学校具有从事教育的完备的教育设施和专门的教学设备,如声像影视等直观教具,实验实习基地等等,都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这些都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6)形式的稳定性。学校教育形态比较稳定。它有稳定的教育场所、稳定的教育者、稳定的教育对象和稳定的教育内容,以及稳定的教育秩序等等。学校教育的这种稳定性,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故本题选C。
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教育发展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教育对象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B.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科学教育占主导地位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教育的特点。古代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单一,个别教学是最主要的形式。古代社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进入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教育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作用。故本题选A。
4.“人性本善良,万物皆备于我心”这句话支持的发展动因理论是( )。
A.外铄论
B.内发论
C.多因素论
D.内外因交互作用论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强调人身心发展的动力来源于自身内部。题干中的表述符合内发论的观点,所以本题选B。
5.从教育的社会功能来看,一个人通过自学,从一名初级会计晋升为中级会计,这体现了( )。
A.社会变迁功能中的经济功能
B.社会变迁功能中的政治功能
C.社会流动功能中的横向流动功能
D.社会流动功能中的纵向流动功能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功能当中的社会流动功能。社会流动功能又包括横向流动功能与纵向流动功能。教育的纵向流动功能则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的培养与筛选,能够在社会阶层、科层结构中做纵向的提升,包括职称晋升、职务升迁、薪酬提级等,以提高其社会地位及作用,亦称垂直流动。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