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的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风云”系列是我国的气象卫星
B. 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C. 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是“神舟”六号
D. 翟志刚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漫步的宇航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知识并选错误项。A项:中国气象卫星系列是“风云”系列,分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和对地静止轨道卫星两类。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加州理工大学,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于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是神州五号,在2003年10月15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C项错误,符合题意,应选。
D项:翟志刚是在神七过程中,出舱行走的,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2.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有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下列关于诺贝尔奖的表述,错误的是:
A. 诺贝尔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B. 莫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C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D.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奖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前沿科技知识并选错误项。A项: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于1901年开始每年颁发的奖项。A项错误,符合题意,应选。
B项:莫言(1955年2月17日-),本名管谟业,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生于山东高密。其写作风格以“大胆新奇”著称,擅以幻觉现实主义融合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一部《红高粱家族》引起了文坛的轰动,凭借作品《蛙》获茅盾文学奖,后又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位华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被认为是20世纪热带医学的显著突破。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诺贝尔奖包括: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与和平。诺贝尔奖普遍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通称“诺贝尔经济学奖”,该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3.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是: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人口最多的是亚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尼与巴西,前五的国家有三位都是在亚洲。因此,选择A选项。
4.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于5月27日全部成功登顶珠峰,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并开展各项测量工作。下列关于珠穆朗玛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屋脊”
B.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
C.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印边境
D. 1970年中国队员首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A项: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也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地之一和中华文明的发详地之一。A项错误,排除。
BC项: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是世界最高峰。B项正确,应选。C项错误,排除。
D项: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成功登顶珠峰,创造了人类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的历史。D项错误,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5. 省份简称指中国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A. 福建——福
B. 江苏——皖
C. 河北——鄂
D. 海南——琼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福建对应的是闽,江苏对应的是苏,安徽对应的是皖,河北对应的是冀,湖北对应的是鄂,海南对应的是琼。ABC项排除,D项应选。因此,选择D选项。
6. 计算机运行时不需要编译就能直接执行的语言是:
A. 汇编语言
B. 自然语言
C. 机器语言
D. 高级语言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A项:汇编语言与机器语言很贴近,很多指令都是一一对应的,不过汇编语言也需要经过汇编、连接之后才可以得到可执行的机器语言代码。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自然语言处理是研究能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有效通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自然语言处理是一门融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数学于一体的科学。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将涉及自然语言,即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自然语言处理并不是一般地研究自然语言,而在于研制能有效地实现自然语言通信的计算机系统,特别是其中的软件系统。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机器语言是一种指令集的体系。这种指令集,称机器码,是电脑的CPU可直接解读的数据。C项符合题意,应选。
D项:高级语言的语法主要是面向人类的,方便程序员的读、写、维护,所以一般先得经过编译、连接过程。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7. 在表格Excel中,求和函数为:
A. SUN
B. RUN
C. SUM
D. AVER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在表格Excel中,求和函数为SUM。因此,选择C选项。
二、多选题
8.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包括:
A. 应用软件
B. 系统软件
C. 硬件系统
D. 软件系统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硬件系统:包括计算机的主机和外部设备,具体由五大功能部件组成,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主要的功能是进行调度、监控和维护等等。系统软件是用户和裸机的接口。因此,选择CD选项。
9.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计算方式,其特点包括:
A. 超大规模
B. 高可靠性
C. 高扩展性
D. 极其昂贵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云计算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几秒钟)完成对数以万计的数据的处理,从而达到强大的网络服务,具有超大规模特性。与传统的网络应用模式相比,其具有如下优势与特点:
(1)虚拟化技术:虚拟化突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是云计算最为显著的特点,虚拟化技术包括应用虚拟和资源虚拟两种。物理平台与应用部署的环境在空间上是没有任何联系的,正是通过虚拟平台对相应终端操作完成数据备份、迁移和扩展等。
(2)动态可扩展:云计算具有高效的运算能力,在原有服务器基础上增加云计算功能能够使计算速度迅速提高,最终实现动态扩展虚拟化的层次达到对应用进行扩展的目的。
(3)按需部署:计算机包含了许多应用、程序软件等,不同的应用对应的数据资源库不同,所以用户运行不同的应用需要较强的计算能力对资源进行部署,而云计算平台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配备计算能力及资源。
(4)灵活性高:虚拟化要素统一放在云系统资源虚拟池中进行管理,可见云计算的兼容性非常强,不仅可以兼容低配置机器、不同厂商的硬件产品,还能外设获得更高性能计算。
(5)可靠性高:倘若服务器故障也不影响计算与应用的正常运行。因为单点服务器出现故障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分布在不同物理服务器上面的应用进行恢复或利用动态扩展功能部署新的服务器进行计算。
(6)性价比高:将资源放在虚拟资源池中统一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物理资源,用户不再需要昂贵、存储空间大的主机,可以选择相对廉价的PC组成云,一方面减少费用,另一方面计算性能不逊于大型主机。
因此,选择ABC选项。
10. 能源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加大能源资源勘察力度,组织开展了多次资源评价。中国能源资源的特点包括:
A. 总量丰富
B. 分布不均
C. 开发难度大
D. 人均拥有量高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中国能源资源有以下特点:
(1)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列世界首位。A项正确,应选。
(2)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D项错误,排除。
(3)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B项正确,应选。
(4)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与世界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未开发的水力资源多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山深谷,远离负荷中心,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性较差,缺乏竞争力。C项正确,应选。
因此,选择AB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