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笔试模拟

首页 > 江苏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2021江苏事业单位笔试:每日一练(2月25日)

江苏华图 | 2021-02-25 10:11

收藏

  一、单选题

  1.成语“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为读()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

  A.《周易》

  B.《道德经》

  C.《资治通鉴》

  D.《战国策》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周易》,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选择A选项。

  2.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此诗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意在表达:

  A.求贤若渴的心情

  B.礼贤下士的做法

  C.贤才云集的兴奋

  D.求贤不得的苦闷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知识。第二步,题目中“月明星稀,鸟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指,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这首《短歌行》曹操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大力强调“唯才是举”,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就是要表达曹操会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招揽人才,体现出其求贤若渴的心情。因此,选择A选项。

  3.“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告诉我们,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其出自: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长恨歌》

  C.《水调歌头》

  D.《岳阳楼记》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该句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品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因此,选择D选项。

  4.我国现代诗歌史上最能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第一本诗集是:

  A.郭沫若《女神》

  B.鲁迅《野草》

  C.胡适《尝试集》

  D.闻一多《红烛》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知识。第二步,《女神》是郭沫若的代表作品,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因此,选择A选项。

  5.在我国浩瀚如烟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有堪称“史学双璧”的《史记》和《资治通鉴》,也有合称“乐府双璧”的:

  A.《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B.《孔雀东南飞》和《汉乐府》

  C.《诗经》和《楚辞》

  D.《木兰诗》和《汉乐府》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第二步,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这两首诗歌都是叙事长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文人所推崇。因此,选择A选项。

  二、多选题

  6.下列()诗句中描写到江苏的城市。

  A.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B.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D.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答案】A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知识。第二步,A项: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意思是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惟有夕阳斜挂。描写的是南京的乌衣巷,乌衣巷在南京秦淮河南岸。与题意相符。B项: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思是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描写的是江苏扬州和武汉。与题意相符。C项: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意思是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姑苏是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苏州属于江苏,与题意相符。D项: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别苏州二首》,意思是流水流到苏州古城西门外,秋风吹动了树上的柳条。阊门是苏州古城之西门,通往虎丘方向。与题意相符。因此,选择ABCD选项。

  7.由于晚唐时局如西风落照,士人深感无力回天,故淡泊情怀的主题在晚唐诗坛十分流行,下列属于晚唐诗坛翘楚的诗人是:

  A.李商隐

  B.刘禹锡

  C.李白

  D.杜牧

  【答案】A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唐诗的四个分期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历史学家通常以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作为分界线,把唐代社会历史分为前后两大时期。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代表作有《锦瑟》等。A项正确,当选。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名篇。是晚唐诗人。B项正确,当选。杜牧(803年-约852年),晚唐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D项正确,当选。因此,选择ABD选项。

  8.下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作品对应正确的有:

  A.川端康成——《古都》

  B.莫言——《蛙》

  C.泰戈尔——《飞鸟集》

  D.海明威——《战争与和平》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A项:《古都》为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中篇小说书名“古都”指的是日本京都。该作是川端康成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另外两部是《雪国》、《千只鹤》。A项正确。B项:《蛙》是中国作家莫言创作于21世纪初期的一部长篇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九幕话剧组成,是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B项正确。C项:《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诗集,它包括325首清丽的无标题小诗,首次出版于1916年。这些诗的基本题材多为极其常见事物,不外乎小草、落叶、飞鸟、星辰、河流等等。C项正确。因此,选择ABC选项。

  三、判断题

  9.我国古代“四书”之一的《大学》强调,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其本义就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

  【答案】正确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且其内涵比实事求是更加丰富。因此,本题正确。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戚继光。()

  【答案】错误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全诗如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戚继光是明代著名抗倭将领。题干表述错误。因此,本题错误。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