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资格证笔试

首页 > 江苏教师考试 > 试题资料 > 资格证笔试

2017江苏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练习题五十四(8月22日)

教师招聘考试网 | 2017-08-23 17:40

收藏

1.学校教育产生于 (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3.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育人功能等多种功能,在这些功能中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是( )。

A.文化功能  B.育人功能   C.经济功能 D.政治功能

4. 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

A信任感 B 自我同一感 C主动感 D勤奋感

5. 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 )

A 巴甫洛夫 B 斯金纳 C 桑代克 D 苛勒

答案及解析:

1.选B。【解析】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发展到了比较完备的形式。

2.选A。【解析】赫尔巴特、孔德、涂尔干、孔子是教育目的社会本位的代表人物,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3.选B。【解析】教育的本体功能就是教育本身对培养人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它从根本上决定着教育之为教育,是教育本质特点的体现。

4.选B。【解析】中学生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12—18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感。

5.选A。【解析】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巴金,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斯金纳。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