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疗卫生备考资料

首页 > 江苏医疗考试 > 执业药师 > 备考资料

2020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每日一练(12.2)

江苏华图 | 2019-12-02 15:59

收藏

  (1~2题共用题干)

  清代名医徐润溪将膏药“治里者”解释为“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人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现代研究显示,外用膏剂可经皮肤给药而产生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

  1.药物透皮吸收过程是指

  A.药物从基质中释放、穿透表皮、吸收入血液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

  B.药物从基质中释放、穿透皮肤进入皮下组织而产生全身作用

  C.药物进入真皮,起到局部治疗作用

  D.药物渗透表皮到达深部组织

  E.药物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

  2.关于外用膏剂,叙述错误的是

  A.软膏剂多用于慢性皮肤病,对皮肤起保护、润滑作用

  B.软膏剂中的药物通过透皮吸收,也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C.黑膏药可起保护、封闭和拔毒生肌等作用

  D.黑膏药只能起局部治疗作用

  E.橡胶贴膏不经预热可直接贴于皮肤,但药效维持时间短

  (3~5共用题干)

  某药材,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中部多向一侧膨大。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断面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辣、麻舌。

  3.该药材主产地为

  A.陕西

  B.黑龙江

  C.浙江

  D.河南

  E.四川

  4.该药材的入药部位为

  A.块根

  B.子根

  C.根茎

  D.母根

  E.根及根茎

  5.与该药材来源相同的药材是

  A.附子

  B.大青叶

  C.草乌

  D.北沙参

  E.赤芍

  点击查看正确选项及分析...

  

  正确选项及分析

  1.A 本题考查药物透皮吸收的定义。药物透皮吸收过程是指药物从基质中释放、穿透表皮、吸收入血液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

  2.D 黑膏药经透皮吸收,发挥药物的祛风散寒、行滞祛瘀、通经活络、强壮筋骨等功效,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以弥补内服药的药力不足。

  3.E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同来源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为附子。主产于四川。川乌药材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辣、麻舌。

  4.D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同来源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为附子。主产于四川。川乌药材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辣、麻舌。

  5.A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同来源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为附子。主产于四川。川乌药材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辣、麻舌。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