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过针的孩子一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与这种情绪相联系的心理现象是( )。
A.记忆
B.思维
C.感知觉
D.自我意识
2.在性别角色发展的过程中,5岁的孩子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
A.知道自己的性别
B.有明显的自我中心
C.认为男孩子穿裙子也很好
D.认为男孩要胆大.女孩要文静
3.在幼儿进餐活动中,教师王某的下列做法妥当的是( )。
A.利用幼儿进餐时间批评训斥幼儿
B.结合餐点,向幼儿介绍一些粗浅的营养知识
C.用比赛的方式让幼儿快速进餐
D.变相体罚没有吃完食物的幼儿
4.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艺术领域的内容与要求的是( )。
A.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觉和表现方式
B.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造玩具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
C.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D.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5.游戏时不小心用粘有沙子的手擦眼,致使沙子进入幼儿眼睛引起疼痛,下列相关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让幼儿自然地转动眼球.让沙子从眼角流出
B.用水将干净的纱布浸湿。用纱布将沙子粘出
C.用水将干净的棉花浸湿。用棉花将沙子粘出
D.用干净的手帕揉.翻开眼睑后用口吹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儿童记忆的发展会影响儿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通过记忆,儿童对经历过的事情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儿童的情感从而丰富起来。较大的儿童就出现一些与经验有关的恐惧,说明了记忆的作用。故选A。
2.【答案】D。【解析】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在第三阶段,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他们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如一个男孩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认为不符合男子汉的行为。故选D。
3. 【答案】B。【解析】幼儿进餐时,环境应是安静、愉快、轻松的,而不是令他们紧张、压抑的。要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给予照顾或指导和帮助,切勿大声呵斥幼儿。不要随意催促幼儿快吃”,也不要不问原因任意批评吃得慢的幼儿.更不要举行类似“比一比谁吃得快”的竞赛。
4.【答案】C。【解析】C选项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的内容与要求。
5.【答案】D。【解析】如果用手帕揉,质地较硬的沙子很有可能会镶嵌到眼角膜或睑结膜上,会进一步加剧损伤,严重的可能会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