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资格证笔试

首页 > 江苏教师考试 > 试题资料 > 资格证笔试

2017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练习题二十四(6月29日)

江苏人事考试网 | 2017-06-29 17:31

收藏

1.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能够选取唐诗、宋词、元曲等名篇进行学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 )。

A.传递和保存

B.传播和交流

C.选择和提升

D.更新和创造

2.著名生态学家、生物学家洛伦兹发现,刚出生的小鹅会发生“印刻”,即追随第一眼看到的动物进行学习。这一观点支持了教育的( )。

A.社会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心理模仿说

3.( )是最常用和最基础的教育调查研究方法。

A.问卷调查法 B.访谈调查法

C.个案访谈法 D.教育观察法

4.( )时期,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均等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古人讲“取法乎上,则其乎中;取法乎中,则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则无所得矣”,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发展上( )。

A.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 B.做好日常教学反思

C.制定专业发展规划 D.要“跳出”教育谋发展

答案及解析:

1.选A。【解析】文化功能包括传递、选择、融合以及创新。原有文化的继承表明了文化的传递功能。

2.选B。【解析】洛伦茨的“印刻”实验中刚出生的小鹅就会追随第一眼看到的动物,说明了教育来自于动物的本能行为,观点与生物起源说相同。

3.选A。【解析】最常用、基础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调查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又是调查研究方法中最常用的方式。

4.选A。【解析】原始社会的教育无阶级性,所有人接受教育的机会都是均等的。

5.选C。【解析】题干的意译:一个人如果订立了很高的目标,最终可能仅仅得到中等的结果,订立中等的目标,结果就可能只得到较低的结果。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