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68岁,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主诉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听诊心前区有“水泡音”。
1、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该患者可能出现了
A.急性肺水肿
B.心肌梗死
C.过敏反应
D.空气栓塞
E.发热反应
2、此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协助患者取
A.俯卧位
B.头高足低位
C.去枕仰卧位
D.半坐卧位床尾抬高
E.左侧卧位,头低足高
3、检查痰中癌细胞,固定标本的溶液宜选
A.10%草酸钾
B.5%石碳酸
C.95%乙醇
D.40%甲醛
E.0.1%苯扎溴铵
4、患者女,35岁,因高热3天伴呼吸困难转入院。护理病历显示近3日体温维持在39~40℃。遵采集下述血标本后,注入容器的先后顺序是
A.抗凝试管、干燥试管、血培养瓶
B.干燥试管、血培养瓶,抗凝试管
C.干燥试管、抗凝试管、血培养瓶
D.血培养瓶、干燥试管、抗凝试管
E.血培养瓶、抗凝试管、干燥试管
5、临终病人临终阶段的心理反应,一般排列顺序为
A.否认期、忧郁期、协议期、愤怒期、接受期
B.否认期、协议期、愤怒期、接受期、忧郁期
C.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
D.忧郁期、愤怒期、否认期、协议期、接受期
E.忧郁期、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接受期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空气栓塞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伴濒死感,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2、【答案】E
【解析】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抢救,立即使病人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使气泡向上飘移至右心室尖部,以避开肺动脉入口,并随着心脏的舒缩,空气被打成泡沫,使较大的气泡破碎,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有条件可以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3、【答案】C
【解析】检查痰中癌细胞的标本,应立即送验,也可用95%乙醇或10%甲醛固定后送验。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
4、【答案】E
【解析】采血后注入顺序是血培养瓶、抗凝试管、干燥试管。
5、【答案】C
【解析】临终病人通常经历五个心理反应阶段的顺序依次为: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