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资格证笔试

首页 > 江苏教师考试 > 试题资料 > 资格证笔试

2017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练习题十九(6月21日)

江苏人事考试网 | 2017-06-21 16:54

收藏

1.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学生实践

B.思想政治教育

C.政治课

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学习法语后会对英语的运用产生干扰,这是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垂直迁移

D.同化性迁移

3.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

A.德育意义

B.德育内容

C.德育目标

D.德育任务

4.反映测验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指的是测量工具的( )。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5.学校教育始于( )。

A.奴隶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原始社会末期

D.封建社会中期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

2.【答案】B。解析: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垂直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层次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同化性迁移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 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如“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法语学习对英语应用产生干扰,而不是促进,故选B。

3.【答案】C。解析:德育目标不仅决定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还制约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4.【答案】B。解析:在教育测量中,信度是反映测验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答案】A。解析: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从西周以后,出现“国学”和“乡学”,这是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说明在西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学校教育就诞生了。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