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资格证笔试

首页 > 江苏教师考试 > 试题资料 > 资格证笔试

2017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练习题(6月19日)

江苏人事考试网 | 2017-06-20 16:47

收藏


   1.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

A.社会性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需要

2.儿童喜欢提问题,这是下列哪一种情感发展的表现?(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好奇心

3.幼儿更多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是(  )。

A.言语性攻击

B.生理性攻击

C.主动性攻击

D.反应性攻击

4.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标志着儿童(  )。

A.自我评价的萌芽

B.自我体验的萌芽

C.自我控制的萌芽

D.自我意识的萌芽

5.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在学前阶段通过教育已经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了,所以至少在学前班可以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这种做法(  )。

A.有道理,通过提前识字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B.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么做

C.在条件好的城市幼儿园大班可行

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利于儿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自信心

答案及解析:

1.[参考答案]D[解析]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生理需要。

2.[参考答案]B[解析]幼儿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三个方面,其中理智感是与幼儿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解决问题、探求真理等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幼儿会说话之后,其求知欲开始日益发展,好奇心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是幼儿理智感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大约5岁左右,幼儿的求知认识兴趣开始萌发。理智感也同时开始迅速地发展。

3.[参考答案]B[解析]幼儿更多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是生理性攻击。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幼儿期攻击性行为存在如下特点: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行为更多是直接争夺或破坏玩具或物品。幼儿更多依靠身体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4.[参考答案]D[解析]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标志着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的身心状况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主要包括对自己的身体特征(如性别、相貌、健康状况等)、心理特点(如情绪特点、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以及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等的意识。

5.[参考答案]B [解析]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它是针对美国幼教界当时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幼儿园在很早就对幼儿进行正规学术培养的做法是错误的,大量的研究发现,幼儿期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具体形象的、以游戏为主的自发性学习,而不是这种“小学化”教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