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末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 )最先提出。
A.曾巩
B.苏洵
C.韩愈
D.柳宗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和汉朝的散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因此,选择C选项。
2. 下列不属于儒家六经的是:
A.诗经
B.尚书
C.孝经
D.春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六经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始见于《庄子·天运篇》。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礼经》《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因此,选择C选项。
3.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他引用宋词中的名句来形容这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他所说的第三境界用的是辛弃疾《青玉案》中的:
A.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B.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D.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三种境界”论出自晚清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南宋辛弃疾《青玉案》,意思是:在众人里我千百次寻找她,可都没找着;突然一回首,那个人却孤零零地站在灯火稀稀落落之处。因此,选择C选项。
4. 阿Q正传中阿Q的结局是:
A.被当成替罪羊抓进城里,关进牢房
B.糊里糊涂送掉性命
C.成了富人
D.平庸生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创作于1921年12月,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的故事。阿Q的结局是糊里糊涂送掉性命。从《阿Q正传》第九章“大团圆”可知:“……他耳朵听到枪声,觉得全身迸散了。”因此,选择B选项。
5. ()是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A.《红楼梦》
B.《喻世明言》
C.《金瓶梅》
D.《西游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因此,选择D选项。
6.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的是()风景。
A.庐山
B.黄山
C.泰山
D.华山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意思是: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因此,选择A选项。
7.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罢除百家,独尊儒术
B.儒林外史,聊斋志异
C.刨丁解牛,庄周梦蝶
D.刚复自用,阴险狡诈
二、多选题
8. 下列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的有: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孟郊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A项正确。B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元稹出身高贵,少有才名,一度拜相。文学方面,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人称“元白”。B项正确。C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李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C项正确。D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仕途不畅,但文学成就极高,诗作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选择ABC选项。
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有:
A.人物、环境、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
B.诗歌一般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就属于抒情诗
C.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诗体,又称“乐府”“诗余”“长短句”
D.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历史剧等,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综合艺术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通过对文学常识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主要的分析和了解。A项:小说有三个要素包括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A项正确。B项:《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叙事诗是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说理诗是诗人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把自己在生活中的顿悟或者事理的体会和观察诉之于笔下的诗歌。抒情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抒情诗的特点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则往往激荡着时代的旋律。抒情诗因为其内容的不同分为颂歌、情歌、哀歌、挽歌、牧歌等。B项正确。C项:词也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所以是隋唐时期兴起的,而不是唐五代时期。C项错误。D项: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并且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因素。戏剧语言包括了人物的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历史剧等。因此,选择ABD选项。
10. 假如你穿越回宋代,你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A.见证“杯酒释兵权”
B.与苏轼吟诗填词
C.品读《红楼梦》
D.经历“王安石变法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A项: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杯酒释兵权”发生在北宋代。A项符合题意。B项:苏轼,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为宋代人。B项符合题意。C项:《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红楼梦》为清代作品。C项不符合题意。D项: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宋代。D项符合题意。因此,选择AB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