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资格证笔试

首页 > 江苏教师考试 > 试题资料 > 资格证笔试

2017江苏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练习题六十五(9月22日)

教师招聘考试网 | 2017-09-22 09:51

收藏

1、“教育”二字连用最早见于(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论语》

2、马克思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是(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神创论

3、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A.教师、学生、教材B教师、学生、教学方法

C.教育学、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D.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个体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社会主义制度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多次变化,说明了教育目的受( )

A.文化传统的制约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制约

C.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D.外国教育目的的影响

答案及解析:

1.选C解析: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乐也”。

2.选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起源学说,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它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中的论文之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著之一。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3.选D解析: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是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而对于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有得将其合称为教育措施,也有将其合称为教育影响。

4.选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教育目的相关内容。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内容丰富。同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选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教育目的的制定的影响因素。题中的前提条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多次变化,是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教育目的的制定也在转变。说明了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