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务员行测

首页 > 江苏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

2015江苏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复习考点(三)

江苏华图 | 2014-08-27 10:32

收藏

  2014江苏省考备考QQ群:226063571  江苏华图公众微信号:jiangsuht
  推荐:全面快速提升——智能题库,在线答题
  
  15、行政行为的效力与特征
  行政行为的效力:确定力、拘束力、公定力、执行力。
  行政行为的特征: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

  16、行政法律行为成立与无效的条件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①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②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权的权限范围;③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④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行政行为的无效条件:①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②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③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④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⑤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①行为相对方可在任何时候请示有权国家机关宣布该行为无效;②有权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相应行政行为无效;③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后,行政主体通过该行为从行政相对方获得的一切均应返回相对方;所加予的一切义务均应取消;对相对方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均应赔偿。

  17、行政立法的程序与原则
  根据国务院《行政法制定程序暂行条件》规定及近年来的立法实践,行政立法的程序包括:①规划;②起草;③征求意见;④审查;⑤通过与签署;⑥发布与备案。
  行政立法的原则:①依法立法原则;“依法”中的法指宪法和法律,也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②立法民主原则;③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
  行政立法的分类:
  (1)依据立法权的来源不同,可分为一般立法与特别授权立法;
  (2)依据立法主体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3)依据立法内容、目的不同,可分为执行性、补充性、试验性立法。

  18、具体行政行为
  (1)行政征收
  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规定,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方财产所有权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征收的主要内容:①税收征收;②建设资金征收;③资源费征收;④排污费征收;⑤管理费征收;⑥滞纳金征收;
  (2)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的分类:①以许可的范围为标准分为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②以许可的程度为标准分为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③以其能否单独使用为标准分为独立的许可和附条件的许可;④以是否附加履行义务为标准分为权利性许可和附义务许可;⑤以其存续时间为标准分为长期许可和附期限许可;⑥以许可的内容为标准分为行为许可和资格许可。
  (3)行政确认
  行政确认的形式:①确定;②认可;③证明;④登记;⑤批准;⑥鉴证;⑦行政鉴定。
  (4)行政监督
  (5)行政处罚

  19、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
  行政合同: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相互之间或者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经过协商一致以明确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所达成的协议。
  行政指导: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现实社会与经济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原则和政策,在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管理目标为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20、行政程序的概念及原则
  行政程序是提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和实施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程序法定原则;相对方参与原则;效率原则;程序公正原则。
  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资讯公开制度;公开调查制度;通知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听证制度;时效制度;职能分离制度;辩论制度;回避制度;行政救济制度。

  21、行政违法及其分类
  行政违法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犯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尚未构成犯罪的和为,可分为以下几类:
  (1)根据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行政主体的违法与行政相对方的违法。
  (2)根据行为的方式和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作为行政违法和不作为行政违法。
  (3)根据行为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实质性行政违法和形式性行政违法。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