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务员行测

首页 > 江苏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

2014江苏公务员公基备考之经济常识题篇

江苏华图 | 2013-12-27 09:16

收藏

  备考信息 每日放送,请关注江苏华图微信:jiangsuht
  2014江苏省考备考群:60018356


  纵观近三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大纲,“经济知识”是每年必考的考试内容,考查方式既有单选题也有多选题,也会结合时政、法律、管理等内容在综合分析题中以单选题(BC类)或多选题(A类)的形式出现。
  大纲中规定的“经济知识”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等,但考查重点比较突出。从近三年真题来看,经济部分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反复考查,比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扩大内需等。而且,对经济的考查与当前的时事政策紧密结合,如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等,注重测查考生对经济理论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例1】2013-A类-8.下列措施属于健全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的是(  )。
  A.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
  B.加强个人所得税调节
  C.促进就业的机会公平
  D.加强国企高管薪酬管理
  【答案】B
  【解析】十八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因此,B项符合题意,加强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属于再分配机制。A项和D项都属于初次分配机制。
  【点评】此题对“再分配”知识点的考查和当前的时事政策--十八大报告紧密结合,类似题目在2013年考试中出现比较多,须引起考生足够重视。
  【例2】2013-C类-8.下列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是(   )。
  A.偿还贷款的现金
  B.发放工资的现金
  C.购物消费的现金
  D.预交租金的现金
  【答案】C
  【解析】流通手段是指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是现实的货币,通俗来说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指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并不是随货币的产生而同时具备的,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ABD均为支付手段。
  【点评】此题侧重考查货币职能中的易混点“支付手段与流通手段”。
  【例2】2013-A类-27.下列不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
  A.市民广场中的垃圾箱
  B.国家博物馆里的藏品
  C.企业资料室里的报刊
  D.城市的交通信号灯
  【答案】C
  【解析】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A、B、D都属于公共物品,C项不属于。因此,本题选择C项。
  【点评】此题侧重考查“公共物品”。
  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经济的考点较为细致,而且经济理论与时事热点结合起来考查已经成为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的一大趋势,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中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对基础知识点做到准确理解,细致把握,这样在考场上才能够胸有成竹。二是注重关注2013年3月~2014年2月的时事热点,尤其是和经济相关的内容,比如2013年开展的经济普查工作,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2月即将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等,都需要考生予以重视。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