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务员判断推理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 > 判断推理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题常见主体要件考察

江苏华图 | 2014-07-11 17:26

收藏

  2015国家公务员备考QQ群:243118497  江苏华图公众微信号:jiangsuht
  推荐:全面快速提升——智能题库,在线答题
  对于行测中定义判断题型常见的做法是划分定义各个要件,然后比较选项中涉及的要件和题干中定义是否相符,这一做法适应大多数的定义判断题目。然而在实际做题中很多同学还是会做错,究其原因并非是做题方法不得要领,而是对定义当中的某一要件的概念非常模糊或者出错,这种情况下如果出题人正好想考的是这样一个考点,就非常容易出错。如下题:

  【例1】
  经营性资产是在生产和流通中能够为社会提供商品和劳务的资产,经营性资产的使用单位是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其运营要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原则。从会计角度看,主要指企业因盈利目的而持有,且实际也具有盈利能力的资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经营性资产的是:
  A.某电视机厂中积压的黑白电视机
  B.建设中尚未投入使用的水利发电站
  C.某外贸公司用于缴纳税金的银行存款
  D.某重点中学新购入的实验室设备和器材
  【答案】D
  【考点】定义判断-主体要件
  【解析】该题经营性资产的使用主体应该是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根据这个主体要件,D项中的主体学校是不属于企业(科教文卫属于事业单位),因此D项中主体要件不符合题干中定义,所以即便不从其它信息分析,仅从主体要件“学校不属于企业”即可将D项选中。
  无独有偶,2014年的这道联考题所涉及的考点在往年的国考当中曾经就出现过,如:

  【例2】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资源,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效率和水平的过程。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企业信息化的是(    )
  A.学校建立计算机网络平台使校内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B.将全部企业业务乃至全部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将离散型和流程型生产的质量、设施、控制、数据和通信等结合起来,实现广泛的管理信息集成
  D.制定原材料零部件采购加工计划,以保证能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得到需要的材料数量,并引进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
  【答案】A
  【考点】定义判断-主体要件
  【解析】该题定义中企业信息化的主体要件顾名思义一定是企业,而A选项始终在强调是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主体是学校干的事情,根据学校不是企业的常识性概念,所以问题中选不属于该定义的答案应该选A。
  比较以上两道题,可以看出都是考察主体要件,而且考点居然同样是“学校不属于企业”的相同考点,因此从以上两道题不难看出,即使是国考中早些年出现过的相同考点,在时过七年之后的联考又再次出现,而且一旦我们把握题干中主体要件所说的内容,这道题应该很快在考场上做出,因此定义判断中的主体要件仍然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