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务员常识判断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 > 常识判断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国学常识100条(上)

江苏华图 | 2014-05-30 15:25

收藏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
  A、 月亮     B、姻缘

  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3.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
  A、 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4.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5.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B)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 七夕节

  6. 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B)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7..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D)
  A、隔岸观火  B、 暗度陈仓  C、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

  8.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C)
  A、乌  B、巫  C、肖  D、萧

  9.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
  A、男角  B、女角

  10.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
  A、戊  B、戍  C、戌

  1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B)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
  A、《孟子》 B、《庄子》

  1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
  A、李贺   B、李商隐

  1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15、“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
  A、 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16、“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
  A、大草原 B、盛产羊毛的地方 C 、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方

  17、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
  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8、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
  A、十个    B、十二个

  19、“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
  A、象形字 B 、表意字

  20、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
  A、《桃花扇》 B、《长生殿》 C、《牡丹亭》 D、《南柯梦》

  21、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D)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 、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22、“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
  A、齐桓公    B、蔡桓公

  2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
  A、杜甫    B 、李白

  24、“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 、班彪、班固、班超

  25、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B)
  A、画饼充饥  B、望梅止渴

  26、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
  A、速度飞快 B、时光飞逝

  27、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
  A 、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名家

  28、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B)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文、行、忠、信

  29、《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
  A、上古  B、崇尚  C、官名

  30、“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
  A、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 、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3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B)
  A、老子     B、荀子

  32、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A)
  A、 阴文印    B、阳文印

  33、“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C)
  A、朱淑真   B、秦良玉   C 、李清照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