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及申论两科,各科满分100分。
行测考察内容
1、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2、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3、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4、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5、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申论考察内容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
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
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
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二)专业科目考试内容
1、专业科目笔试参与人群
并非所有岗位的考生均需参加专业科目考试,考生可根据职位表中职位要求查看是否需要参加。专业考试一般会安排在面试前,考察内容主要针对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2、专业科目考试时间及内容
专业科目考试的时间、地点、考试大纲及要求等内容由招录机关确定。报考人员可在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公布后,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或招录机关网站查询。
3、七个非通用语专业考试
报考中联部、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央编译局、对外友协、外交学会、中国贸促会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语(韩语)等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外语水平考试,再参加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地点均在北京。所以报考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公共科目笔试考点选择为北京。
4、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的专业考试
此部分人员需先参加专业科目考试,再参加公共科目笔试。其专业科目考试成绩与公共科目考试成绩一同公布,并按各占50%的比例合成笔试综合成绩。
(三)面试考试内容
公务员面试主要采取结构化面试与无领导小组讨论两种方式,且大部分采用结构化形式。个别职位如中央部委则采用结构化加无领导的形式组织面试。
结构化面试
1、结构化面试简介
结构化面试,是根据所制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特定的问题、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严格遵循特定程序,通过测评人员与应聘者面对面的言语交流,对应聘者进行评价的标准化过程。
具体而言,面试时由5-9个考官组成一个考评小组,按规定的程序,对报考同一职位的考生,始终如一地使用相同考题进行提问;考生的行为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进行评定;面试结果采用规范的统计方法记分;面试合格的考生按其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进入下一个考核程序。
2、结构化面试考察内容
结构化面试的题目一般分为五大模块,对考生的素质能力进行考察。
分别为:
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
如:请你做一个自我介绍,并谈谈为什么报考这个职位?
综合分析
如:有种说法:“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谈谈你的看法
组织管理
如:领导安排你组织一场防艾宣传活动,你怎么组织?
人际沟通
如:你新到单位,领导对你很冷漠,你怎么办?
应急应变
如:你负责组织一场重要会议,会议开始前发现会议资料忘带了,怎么办?
无领导小组讨论
1、无领导小组讨论简介
无领导小组面试是一种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考生进行的集体面试的面试考察方式。该方法由一定数目的考生组成一组(5-7人),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一段时间的讨论,讨论过程中不指定谁是领导,让其自行安排讨论进程,考官以此来观测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辩论的说服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是否达到公务员的要求,以及自信程度、情绪稳定性、反映灵活等个性特点是否符合拟任岗位的团体气氛,由此来综合评价考生之间的差别。
2、无领导小组讨论考察内容
无领导小组讨论重点考察考生的举止仪表、处理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个性特征和行为风格、动机与岗位匹配性、应变能力、言语表达及团队精神等。
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及申论两科,各科满分100分。
行测考察内容
1、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2、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3、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4、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5、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申论考察内容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
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
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
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二)专业科目考试内容
1、专业科目笔试参与人群
并非所有岗位的考生均需参加专业科目考试,考生可根据职位表中职位要求查看是否需要参加。专业考试一般会安排在面试前,考察内容主要针对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2、专业科目考试时间及内容
专业科目考试的时间、地点、考试大纲及要求等内容由招录机关确定。报考人员可在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公布后,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或招录机关网站查询。
3、七个非通用语专业考试
报考中联部、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央编译局、对外友协、外交学会、中国贸促会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语(韩语)等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外语水平考试,再参加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地点均在北京。所以报考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公共科目笔试考点选择为北京。
4、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的专业考试
此部分人员需先参加专业科目考试,再参加公共科目笔试。其专业科目考试成绩与公共科目考试成绩一同公布,并按各占50%的比例合成笔试综合成绩。
(三)面试考试内容
公务员面试主要采取结构化面试与无领导小组讨论两种方式,且大部分采用结构化形式。个别职位如中央部委则采用结构化加无领导的形式组织面试。
结构化面试
1、结构化面试简介
结构化面试,是根据所制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特定的问题、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严格遵循特定程序,通过测评人员与应聘者面对面的言语交流,对应聘者进行评价的标准化过程。
具体而言,面试时由5-9个考官组成一个考评小组,按规定的程序,对报考同一职位的考生,始终如一地使用相同考题进行提问;考生的行为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进行评定;面试结果采用规范的统计方法记分;面试合格的考生按其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进入下一个考核程序。
2、结构化面试考察内容
结构化面试的题目一般分为五大模块,对考生的素质能力进行考察。
分别为:
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
如:请你做一个自我介绍,并谈谈为什么报考这个职位?
综合分析
如:有种说法:“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谈谈你的看法
组织管理
如:领导安排你组织一场防艾宣传活动,你怎么组织?
人际沟通
如:你新到单位,领导对你很冷漠,你怎么办?
应急应变
如:你负责组织一场重要会议,会议开始前发现会议资料忘带了,怎么办?
无领导小组讨论
1、无领导小组讨论简介
无领导小组面试是一种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考生进行的集体面试的面试考察方式。该方法由一定数目的考生组成一组(5-7人),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一段时间的讨论,讨论过程中不指定谁是领导,让其自行安排讨论进程,考官以此来观测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辩论的说服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是否达到公务员的要求,以及自信程度、情绪稳定性、反映灵活等个性特点是否符合拟任岗位的团体气氛,由此来综合评价考生之间的差别。
2、无领导小组讨论考察内容
无领导小组讨论重点考察考生的举止仪表、处理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个性特征和行为风格、动机与岗位匹配性、应变能力、言语表达及团队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