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考试时间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招考信息 > 考试时间

北京市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2023公告

江苏华图 | 2022-05-03 21:03

收藏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可点击【国考】查看最新公告,及时了解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新动态。根据近些年国考时间安排推算,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预计从2022年10月开始(以官方通知为准);考试时间预计在2022年11月(以官方通知为准)。

  一、北京市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2023公告-往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

  二、北京市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2023公告-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 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考察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就能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科目笔试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其中,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与《申论》两个科目。按照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

  和行政执法类职位,共设置三类试卷。

  行测试卷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5个科目。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 120分钟,满分 100分。其中,省级(含副省级)

  以上试卷共 135道题,市(地)级以下试卷和行政执法类试卷共 130道题,缺少的五道题为数量关系题。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 180分钟,满分 100分。申论科目三套试卷会引用不同的材料,有些年份的考试也会出现部分材料相同的情况,但材料数量、题型、题量大致相当,材料主题比较接近,只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试卷难度略高于市(地)级和行政执法类试卷。

  专业科目考试较少,一般只有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岗位才会考察对应的专业科目,例如银保监会、非通用语职位、公安类职位等。

  三、北京市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2023公告-笔试备考

  “知”和“行”自古以来是人们讨论的经典话题之一,既有“知行兼重”之说,也有“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之论,唐代柳宗元曾在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柳宗元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

  A. 心不在焉,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B. 生而知之者,上也

  C. 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D.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出自柳宗元《三赠刘员外》,意思为太依赖书籍会造成误解,经历了事情后渐渐就会明白是非黑白的分辨。强调了从实践中获取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实践的重要性。A项,“心不在焉,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大意是:如果人不用心进行思考,黑白颜色摆在人眼前也看不见,雷声、鼓声在你身边响着,耳朵也听不见。强调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与题干哲理不符,排除。B项,“生而知之者,上也”出自《论语》,大意为:天生就知道的,是上等。说明智慧生而便有,属于一种唯心主义观点,与题干哲理不符,排除。C项,“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出自朱熹,其大意为:刚刚掌握一些理论,还没有将其付之实践,那么,所掌握的理论还是肤浅的。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与题干哲理相符,当选。D项,“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出自老子《道德经》,其大意为: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与题干哲理不符,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