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面试模拟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面试模拟

2022国家公务员面试:每日一练(4月6日)

江苏华图 | 2022-04-11 11:04

收藏

  【模拟试题】

  近期,关于欺诈骗保,各地相继公布一些欺诈骗保的典型案例,一些医药机构或诱使、或伙同老年人假住院、多开药、瞎检查等,甚至还有“医保生意链”,专门有中介搜罗无病或轻症老人,“管吃管住、体检”,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一、概括话题,给予评价。

  当前一些医疗机构伙同无病或轻症病人欺诈骗保的现象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损害了利益,值得我们警惕。

  二、结合实际,多角度分析。

  1.现状。

  诊断是假的、病人是演的、病房是空的,医保基金欺诈骗保案件频发,同时存在‘包吃包住、体检、车接车送、降低入院标准’等诱导住院、虚假病历、冒名顶替、过度治疗、不合理用药等现象,康复医学科有减免患者医疗自付费用、补贴餐费现象。

  2.影响。

  (1)医保基金是百姓“救命钱”,骗取医保金,严重损害了每一个参保人利益;

  (2)医保基金具有“专款专用”的性质,损害了医保基金安全;

  (3)破坏了保险业的公平性,冲击了保险制度社会;

  (4)医保欺诈本质也属于欺诈行为,触及了法律红线。

  3.原因。

  (1)欺诈者诚信意识的缺乏和法律意识的薄弱。欺诈者“假住院、多开药、瞎检查”是一种不诚信的体现,且未意识到违反了《保险法》,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一些医疗机构的利益驱使;在“第三方支付”的制度下,医护人员想要得到更多的利益,就会合伙欺骗保险机构;

  (3)医疗保险支付制度存在不足。一方面“从第三方支付”字面意思,会让患者觉得不需要他们支付;另一方面。“后付制”的支付方式让医疗机构觉得可以提供过渡医疗服务的可能。

  4.阐述具体对策

  (1)医保制度宣传引导,增强公众认知。定期开展“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的宣传活动,发放手册、拍摄视频等方式解读医保基金的法规和政策。

  (2)监管“全覆盖”,开展专项整治。多部门联动,开展打击欺诈骗保的专项整治活动,针对虚假住院、小病大养、盗刷医保卡等行为严厉处罚,实施“零容忍”

  (3)提速“建机制”,完善制度。设立监督举报机制、建立黑名单制度,不断完善《医疗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加大违法成本,向欺诈骗保行为坚决亮剑。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