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笔试模拟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2021国家公务员笔试:每日一练(9月9日)答案

江苏华图 | 2020-09-11 11:03

收藏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C

  解析: 题干关键词“消极因素”,在C选项中没有体现,因此选择C

  2.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地方立法机关”。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甲村民委员会是自治组织,不符合“地方立法机关”;B选项“乙县政府”、C选项“丙市政府”是行政机关,不符合“地方立法机关”;只有D选项“丁省人大常委”属于立法机关。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个定义中的关键词

  感觉:关键词为“感官对多种不同能量的觉察”;

  知识:关键词为“对客体的如实区别或联系”;

  推理:关键词为“从已有知识得出新知识”。

  第二步:逐一判断例证,得出答案

  例证(1)竹竿被水折成两段,是视觉对水面上的竹竿和浸入水中的竹竿的觉察,符合“感觉”的定义;

  例证(2)揭示竹竿未被折断的原因,是对竹竿浸入水中这一现象的如实分析,符合“知识”的定义;

  例证(3)只说竹竿被折成两段是由于客观不同,没有体现出“感官对多种不同能量的觉察”、“对客体的如实区别或联系”、也没有“运用法则从已有知识得出新知识”,不符合上述三个定义中的任一个。

  故正确答案为C,只有两个例证与定义相符。

  4.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判断考察定义

  题目考察“自致角色”,所以仅需在题干中阅读“自致角色”。

  第二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B、D三项的角色都是建立在先天或生理因素上,都属于归属角色;C项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是个人活动的结果,符合关键词,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B

  解析: 本题可采用关键信息法作答。“错觉”一词的关键在于对物体的误认,即所观察到的物体与实际不符。选项A,初春小草刚刚发芽,从远处看起来一片葱绿,走到近处却发现稀稀疏疏并不茂盛,远处看起来的葱绿是人眼对颜色产生的错觉;选项B体现的是站在不同角度对同一个物体的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都是对这个物体正确的反映,所以不符合错觉定义;选项C,讲述了李广将军在黑夜误把石头当做老虎,将箭射入石棱的故事,是心理作用加之光线对眼睛的影响所引起的错觉;选项D,月随人行是由于参照物引起的错觉。 故本题选B。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