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识判断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 > 常识判断

201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之二十四节气的七大考点(三)

江苏人事考试网 | 2017-05-16 09:48

收藏

201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之二十四节气的七大考点(三)

【第六层】古诗词考查

交叉考察,通过古诗词考察节气。比如说,雨水: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惊蛰: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暑:唐·杜甫: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白露: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唐·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霜降:唐·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至: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大雪:唐·刘长卿,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北宋·陆游,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小寒: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第七层】二十节气的历史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节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到西汉二十四节气便已完备了,西汉时问世的《淮南子·天文训》完整地记录了全部二十四节气。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流传到世界各地。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